1983年的老电影《火烧圆明园》讲述圆明园被英法联军大火焚毁
1、《火烧圆明园》是一部聚焦于19世纪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事件的历史电影。影片时长92分钟,于1983年在香港上映,豆瓣评分5分,在中国香港历史片榜上排名第六。该片由李翰祥导演,刘晓庆、梁家辉、陈烨、张铁林等明星主演。
2、一百多年过去了,没多少人知道英法联军放火是为了惩罚当时的中国皇帝,人们只记住了两个摧残人类文明印记的暴徒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我还看到了历史在冷笑。
3、[3](P2413)10余年前香港摄制的影片《火烧圆明园》中,有一段这样的镜头描述: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圆明园地区后,奸淫掳掠,当地的村民猎户奋起反抗,后因寡不敌众,在清管园大臣的主动引领下,退入圆明园内供奉清帝列祖列宗画像的宫殿(应是圆明园内的安佑宫)内,随后英法侵略军尾追而至,于是发生了劫掠和焚毁圆明园之事。
火烧圆明园起因
***战争 1856年,英国和法国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战争。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在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英法联军在占领广州后,一路北上,1858年,英法联军打到天津城下,扬言进攻北京,清政府连忙派人议和。
侵占圆明园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绕经北京城东北郊直扑圆明园,当时,僧格林沁、瑞麟残部在城北一带稍事抵抗,即行逃散。法军先行,于当天下午经海淀,傍晚即闯至圆明园大宫门。此时,在出入贤良门内,有二十余名圆明园技勇太监同敌人接仗。
说起事件的起因,著名的剑桥史给的记载是“元明园当时被中国人用于在内囚禁和虐待西方使团,被英法联军焚毁”。具体的过程是:这天随同恒祺前往德胜门外英军大营的,还有九名被扣使团成员,包括八名英国兵和一名法国兵,是从房山等郊县大牢里找回来的。
火烧圆明园(英文:Burning Old Summer Palace,法文:Burning vieux palais dété),历史上圆明园遭到劫掠曾发生两次,第一次为第二次***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时,第二次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入侵北京,为消赃灭迹,掩盖罪行再次火烧圆明园。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本意是将其夷为平地,但是由于圆明园园子的面积太大,景点分散,而且水域辽阔,一些偏僻之处和水中景点幸免于难。据同治十二年(1873年)冬查勘,园内尚存有建筑13处。如,圆明园的蓬岛瑶台、藏舟坞,绮春园的大宫门、正觉寺等。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史实
月5日,英法联军兵临北京城下。根据俄国外交官伊格纳提耶夫提供的情报:清朝守军集中在东城,北城是最薄弱的地方,应先攻取;并听说中国清朝皇帝正在西北郊的圆明园。于是,英法联军绕抄安定门、德胜门,进犯圆明园。10月6日,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立即疯狂地进行抢劫。
历史上侵略军火烧圆明园曾有两次。第一次火烧圆明园是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英法联军到处烧杀抢掠、野蛮洗劫、焚毁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园内寺庙建筑也大多被毁于火。
反映了第二次***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史实。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占据圆明园。中国守军寡不敌众,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投福海自尽,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英国军队首领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下令烧毁圆明园。
1857年,英国与法国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联手发动侵华战争。在攻占广州后,他们继续北上进犯北京。清朝皇帝咸丰在惊慌中派遣恭亲王奕欣留守北京,自己则匆忙逃离至河北承德避暑山庄。
年5月20日英法联军炮轰大沽炮台后,清政府在英法侵略者威逼恐吓下,分别与俄、英、法、美签订《天津条约》。第二次大沽口之战英法联军惨遭失败。1860年英法联军由北塘登陆,进占天津后攻入北京,抢劫焚毁圆明园。清廷派奕欣为全权大臣议和,签订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被英法联军毁之一炬。留下的只是一堆堆瓦砾,一处处废墟。圆明园被烧三天之后,***的清政府完全屈服了,又同英法侵略者签订了《北京条约》。《北京条约》除了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外,还增开天津为通商口岸,把赔偿英法的军费分别增加到八百万两,割让九龙半岛给英国,准许法国传教士到各省传教。